2025年6月弘益配资,高盛发布了关于中国房地产的最新研报。预测2027年中国房价将触底,2025年或再跌10%,叠加此前20%的跌幅,累计调整幅度可能达到30%。
新房需求预计从2017年峰值2000万套降至2030年的410-500万套,主要由人口减少(2022年起人口连续负增长)和城镇化增速放缓(2024年城镇化率达67%)导致。 二手房交易占比将上升,预计2035年新房销量仅剩2021年峰值的32%,二手房交易占比升至66%。
综合高盛近期发布的多份研究报告,其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最新研判,可归纳为以下观点:
一、未来房价走势预测
1、仍将延续下跌趋势
在2021-2025年房价已累计下跌20%的基础上,预计2027年触底前仍有10%-25%的下跌空间,尤其三四线城市因库存压力(去化周期约28个月)可能面临更大下行风险。
2、2025年楼市趋势
预测新房价格整体再跌20%-25%,但实际跌幅可能小于预测值,二手房价格预计2026年企稳。
3、触底时间
新房价格或在2025年末初步企稳,但实质性复苏需待2027年。
二、制约楼市走势的相关因素弘益配资
1、人口结构恶化
2022年起人口负增长,90后较80后减少4000万人,新生儿数量8年降40%,导致刚需群体持续萎缩。
城镇化率已达67%(2030年目标70%),增速降至年均0.5%,新增城镇住房需求从2010年代的640万套/年降至2030年的280万套/年。
2、库存与债务压力
截至2024年底,全国新房库存金额达93万亿元,相当于GDP的67%;叠加房企总负债59万亿元(不含预售定金),行业平均融资成本超7%,房地产行业总负债59万亿元(不含预售定金)。
部分企业利息支出占销售额的30%以上,形成“降价-亏损-再降价”循环。一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约18个月,三四线城市超过28个月。
3、需求结构转变
投资需求退潮:从2021年年均570万套购房,转为2025-2030年年均净抛售180万套,二手房交易占比2035年或升至66%。
三、区域分化加剧,政策效力减弱
1、城市层级差异显著弘益配资
一线城市库存周期约18个月,二手房市场部分回暖(如深圳高单价房源);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严重,房价或需再跌30%才能出清。
2、政策刺激边际减弱
2024年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创十年新高,但政策乘数效应降至0.3(历史低位),受制于地方政府债务率125%、居民杠杆率62.8%及企业资产周转率下降。
四、房企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
1、开发商持续承压
万科2025年上半年预亏100-120亿元,金地、华侨城等房企盈利预测遭下调,流动性压力或于2025年3月迎来关键考验。
2、中长期规模收缩
预计2025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约9.37亿平方米(同比降3.8%),接近2009年水平;至2027年新房销售额或稳定在8万亿元左右。
3、将金地集团、华侨城和万科的评级下调为卖出
高盛的依据是,这三家房企2025年6月合同销售额平均同比下降45%,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4%。而与其他开发商相比,百强房企上半年降幅中值分别为19%和11%。因此将三家开发商2025年合同销售收入预测平均下调15%。
鉴于三家开发商的土地储备持续低迷且可售前景疲软,高盛下调了其2026-2027年销售收入预测。2026-2027年同比降幅分别为8%和5%,而对其他开发商预测中值为基本持平。
虽然万科2025年上半年获得人民币250亿元融资(包括再融资),为偿还165亿元的公开市场债务提供了支持。但展望未来,万科在2025年剩余时间仍面临127亿元的债券到期,2026/2027年分别为100亿元/124亿元(均为境内债券,但2027年11月将有72亿欧元债券到期)。
从房地产周期来看,历史上出现过的21次房地产危机数据显示,这些国家房价平均下跌了30%,平均下跌周期为6年。其中,下跌时间最长的是日本,持续了15年。
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,房价持续下跌了15年,但事实证明,90%的跌幅都是在前5年发生的,接下来的是持续10年的盘整。这一情形,恐怕未来也将在中国楼市重演。
高盛对于中国楼市的判断,参考了经合组织、国家统计局以及中原领先指数的数据并依据历史经验。据此分析认为,中国房价已下跌了4年,房价下跌了20%,未来我国房价还将下跌10%,预计2027年触底。
当下楼市面临的核心难题是去库存,全国新房库存金额达93万亿元,而今年销售额仅9.6万亿元,供需失衡问题突出。然而,目前市场仍处于有价无市局面,尽管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利好政策,但效果有限,市场反应平平。
可以预见,如果后续没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出台,年内将无法改变这一局面,市场将维持阴跌状况,除了一线城市外,大多数地区房价的下跌幅度大概率会超出10%。
综上,2025年中国楼市整体可能持续低迷,面临下行压力,销售额和投资额预计进一步下滑,跌幅虽略有收窄但市场情绪依旧疲软。
房价走势将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化:核心一线城市(如北京、上海)和强二线城市(如深圳、杭州)房价有望小幅反弹,涨幅或在2-8%之间,但仅限于部分区域和核心地段,主要受益于政策松绑和人口流入。
而三四线城市(如郑州、沈阳)和广大县城,由于受库存高企(去化周期约18个月)和人口外流的拖累,房价无疑将继续下跌5-10%。
#热点新知#
嘉多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